日期:2025-05-04 01:14:57 标签:
最近,孙俪主演的新剧《蛮好的人生》刷屏热搜。这部讲述保险从业者的职场逆袭故事,播出后播放量飙升,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一度冲到19.2%。
可谁能想到,观众还没看完剧情,保险行业从业者已经集体坐不住了——有人怒斥“毁行业形象”,也有人觉得“拍得不够真实”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《蛮好的人生》里,孙俪饰演的胡曼黎为了开单疯狂操作:朋友圈打造有钱人设、跟踪客户、死缠烂打送礼,甚至不惜伪造签名。董子健演的薛晓舟更离谱,为了拉客户装保洁、当快递员。这些情节让不少观众直呼“上头”,可保险从业者却看得直摇头。
做了五年保险经纪人,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刘说:“编剧根本不懂这个行业!现在谁还靠跟踪客户拿保单?我们早就从‘野蛮生长’变成‘专业服务’了。”另一位深耕九年保险代理的老保险人也吐槽:“现在的客户都是90后、00后,他们最讨厌被过度打扰。真正能成交的大单,靠的是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,不是靠低级套路。”
更让从业者不满的是,剧中把保险行业刻画成“坑蒙拐骗”的代名词。老刘直言:“保险的核心价值是风险保障,但剧里只展示违规操作,完全忽略了专业服务的重要性。”一位网友评论道:“看了这部剧,我差点以为买保险就是签卖身契!”
其实,现实中的保险行业早已今非昔比。不知名的网友透露,她现在的获客方式主要有三种:老客户推荐、企业宣讲活动和线上内容分享。“以前靠死缠烂打,现在靠专业能力。你发朋友圈讲保险知识,客户主动找上门才是本事。”
老刘补充说:“现在985、211的硕士、博士都进来了,行业门槛越来越高。我们不再送奢侈品或重金礼品,而是用财务规划、风险管理的专业方案打动客户。”他举例,自己曾帮一位客户设计过家庭资产配置方案,涉及教育金、养老险、健康险等多个维度,“客户看到我们的专业性,才会放心签约”。
至于电视剧里频繁出现的“跟踪客户”“送礼拉关系”,两位从业者异口同声地表示:“早淘汰了!现在的客户都很精明,如果你天天骚扰他们朋友圈,反而会被拉黑。”
《蛮好的人生》引发的最大争议,莫过于加深了人们对保险行业的刻板印象。老刘坦言:“九年前刚入行时,客户普遍觉得保险是骗人的。但现在情况变了,年轻人接受保险的速度比我们快多了。”
可为什么社会上仍存在“保险=传销”的偏见?老张认为,这和行业早期的乱象脱不开关系。“过去确实有从业者为了业绩不择手段,导致整个行业被污名化。”但他也强调:“现在的保险行业正在转型,高学历、专业化的人才越来越多,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服务扭转这种偏见。”
剧中一个经典桥段让人印象深刻:薛晓舟拒绝为客户的私生子投保,理由是“不符合道德”。老张对此非常赞同:“保险的本质是解决问题,而不是参与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情。如果从业者一味追求业绩,最终会反噬职业生涯。”
电视剧里的保险从业者,仿佛个个都在上演“社恐式推销”。但现实中,从业者们早已摆脱了这种模式。老张说:“现在的客户更看重效率,我们也不会像剧中那样,为了开单去小区发传单、扮保洁。”
老刘则透露,他的客户维护方式更接地气:“我会组织春游、爬山等活动,创造机会让客户交流。对于有孩子的家长,我还提供幼儿园选择、留学规划等建议。”他强调:“真正的客户关系,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。我们定期拜访客户,聊聊天、喝咖啡,顺便看看保单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。”
至于剧中胡曼黎通过“朋友圈人设”和“奢侈品秀”吸引客户的方式,两位从业者一致认为“不现实”。荣荣说:“现在的客户更关注专业能力,而不是你的生活方式。”波波补充道:“如果你天天晒奢侈品,反而会让客户觉得你在炫富,适得其反。”
《蛮好的人生》的争议,本质上折射出保险行业转型期的矛盾。一边是从业者努力提升专业性、扭转刻板印象,另一边却是编剧用猎奇手法放大行业过去的陋习。老张无奈地说:“大家都在为行业正名,结果一部剧又把老毛病翻出来。”
但老刘对未来充满信心:“随着互联网渠道普及,简单型保险产品转向线上自助购买,而复杂险种和家庭资产规划必须依赖专业代理人。我们相信,只要坚持专业服务,行业一定能摆脱‘死缠烂打’的标签。”
正如复旦大学教授许闲所说,这部剧虽然存在夸张成分,但也反映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。它既是一面镜子,照出过去的不足;也是一扇窗口,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。
《蛮好的人生》或许不是完美的职业剧,但它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保险行业。无论是从业者对“被污名化”的抗议,还是观众对剧情的热议,都说明这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未来的保险从业者,不再是“死缠烂打”的推销员,而是专业的风险规划师。或许,这才是《蛮好的人生》留给观众最值得思考的启示。
老鞋子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、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老鞋子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095045号-3